欢迎您, 登录 / 注册 成为最可爱的人
当前位置: 首页> 正文
关爱头条丨用关爱架起深喀两地的“光明桥梁”——深圳市首例非生物型(领扣型)人工角膜移植手术成功实施
来源:深圳市关爱行动公益基金会
发布时间:2024-07-09

从丝路明珠到经济特区,关爱火炬跨越千里架起深喀两地光明桥梁,深刻诠释莲花山下石榴籽民族情,重新照亮维吾尔族教师光明之路。

79日上午,深圳市首例非生物型人工角膜移植手术在深圳市眼科医院开展,成功为眼疾患者、新疆喀什幼儿教师故丽进行人工角膜移植,开深圳非生物型人工角膜移植之先河。


角膜再生计划首位受益者

据了解,该手术属深圳市关爱行动公益基金会·姚晓明光明基金角膜再生计划实施成果。计划旨在联动人工角膜爱心企业提供人工角膜,爱心企业提供善款,着重解决农村地区患者救治难题,有效遏制失明危机。患者故丽为角膜再生计划的首位受益者。


为提高手术成功率,深圳市眼科医院高度重视,组织相关科室专家进行联合会诊,经充分讨论,医院制定出十分严谨的手术方案。深圳市眼库为手术提供了一枚优质的人供体角膜,作为人工角膜支架。上午11时许,手术正式开始。手术由深圳市关爱行动公益基金会·姚晓明光明基金发起人姚晓明博士和深圳市眼科医院医生黎明、陈懿、于莉共同完成。经过三个小时的等待,下午2点手术顺利完成,随后故丽恢复状态良好。

坎坷的求医路和万分之一的幸运儿

记者了解到,本次手术的患者故丽曾走过一段坎坷的求医路。故丽今年29岁,和她的妹妹一样,从小患有遗传性圆锥角膜疾病。从2010年起,小故丽在父母的陪同下曾赴多地求医,接受角膜移植手术,可惜双眼均发生排斥反应。2019年初,她的父母变卖房子给故丽医治眼睛。20232月,故丽在成都接受领扣型人工角膜植入手术,花费了18万元。不幸的是,同年5月,故丽的术眼遭摩托车撞击,导致角膜裂伤、视网膜出血,视力严重下降,人工角膜眼仅能辨识光影,生活不能自理。


通过偶然的机会,故丽的故事被姚晓明博士和深圳市关爱行动公益基金会获悉,在深圳市关爱行动公益基金会·姚晓明光明基金角膜再生计划的资助下,故丽终于来到深圳市眼科医院做了人工角膜移植手术。